道教戒律三皈五戒_道教正一派戒律
作为道教戒律中的最基本戒律,三皈五戒要求初入道者(出家或在家)必先遵依,在《初真戒律》中有:凡初入太上正宗法门,不问道俗,必先遵依太上金科玉律,三洞戒文,供养大道尊像,表通都天纠察王灵官天君,请祈盟证,受三皈依戒。
作为道教戒律中的最基本戒律,三皈五戒要求初入道者(出家或在家)必先遵依,在《初真戒律》中有:凡初入太上正宗法门,不问道俗,必先遵依太上金科玉律,三洞戒文,供养大道尊像,表通都天纠察王灵官天君,请祈盟证,受三皈依戒。
三皈主要是指:
第一皈身,太上无极大道。永脱轮回,故曰道宝。
第二皈神,三十六部尊经。得闻正法,故曰经宝。
第三皈命,玄中大法师。不落邪见,故曰师宝。
五戒主要是指:
一戒者,不得杀生。
二戒者,不得偷盗。
三戒者,不得邪淫。
四戒者,不得荤酒。
五戒者,不得口是心非。
道教正一派戒律:
正一派指的是在东汉末年创立的五斗米道,即天师道,又称正一盟威之道;元大德八年(1304年),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“正一教主,主领三山符箓”,标志符箓各派统一于正一派名下,以与新创的全真派相对。
有《老君想尔戒》三行九条,是“道舍尊卑同科”,即所有道众都必须遵守的。
即:行无为,行柔弱,行守雌,勿先动,此上最三行;行无名,行清静,行诸善,此中最三行;行无欲,行知止足,行推让,此下最三行。《云笈七签》有句称“九行备者,神仙;六行备者,寿;三行备者,增年”。
老君二十七戒是《老君想尔戒》的衍生。戒文分为上中下三品:
上品是:戒勿喜,邪喜与怒同;戒勿费用精气;戒勿伤王气;戒勿食含血之物,乐其美味;戒勿慕功名;戒勿为伪彼,指形名道;戒勿忘道法;戒勿为试动;戒勿杀言杀。
中品是:戒勿学邪文;戒勿贪高荣强求;戒勿求名誉;戒勿为耳目口所误;戒常当处谦之;戒勿轻躁;戒举事当详心,勿惚恫;戒勿恣身好衣美食;戒勿盈溢。
下品是:戒勿以贫贱强求富贵;戒勿为诸恶;戒勿多忌讳;戒勿祷祀鬼神;戒勿强梁;戒勿自是;戒勿与人争曲直,得诤先避之;戒勿称圣名大;戒勿乐兵。
老君二十七戒和老君想尔戒的九条合称为老君三十六戒。